首頁 女生 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

408.第408章 小關成敗(一)

  禁谷往西的出口就在小關一側。

  小關其實是被廢棄了的潼關古址。

  柱國大将軍、太尉李虎依舊是與督将李穆一處。他們這時手裡的兵力并不多,是以備不時之需的。守在禁谷出口焦急等待谷中的丞相宇文泰和骠騎将軍趙貴、車騎将軍于謹出來。希望結果是大獲全勝。

  然而李虎沒想到的是,等來的居然是東魏的司徒侯景。沒想到侯景也從洛陽城随着大将軍高澄一起追到了潼關來。

  當時洛陽城外一戰時,李虎兵多勢足,侯景是疲敝之師,自然不足為患。但此刻随侯景而來的是東魏軍的大部分兵力,既便是靠人多勢重取勝也不難。更何況侯景還詭計多端。

  然而讓李虎和李穆奇怪的是,侯景這一支東魏軍安營紮塞之後,并沒有要大戰的意思。

  侯景不知道,這時慕容紹宗已經出關了。更不知道,高嶽已經從洛陽到了關中,就距離他的營塞不遠。

  慕容紹宗不知道的是,風陵渡的那一支西魏軍已渡河而來。太子元欽、大司馬獨孤信、司空李弼,皆為這一戰而來。更不知道,原以為關中已無兵可臨時征調而來,但那支元寶炬率領的虎豹騎已逼近潼關了。

  禁谷之中火箭多如螢蟲,高澄也難保無虞。箭雖躲過,終被火燃着了衣裳。所幸他并未着明光铠,步下行動便利,不至于太沉重難行。四處卻都是火,腳下每走一步都有士卒慘不忍睹的屍身,已經分不清究竟是東魏軍還是西魏軍。

  劉桃枝見高澄身上的火難以撲滅,情急之下将郎主推倒在地,一腳踹過去,高澄身不由己滾了出去,幾回下來,身上的火反倒被撲滅了。

  “郎主,此時不宜遲滞此地,先出谷去要緊。”劉桃枝追過來,一把把高澄從地上扯起來。“日後必有滅宇文黑獺的時機。”劉桃枝經曆過這樣的事,知道這時候唯有先保住自己才談得到日後。

  高澄看一眼眼前情景,昏天黑地,四處是火,哪裡是出路?不隻宇文泰、趙貴、于謹不見,連陳元康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劉桃枝看郎主還是猶不甘心的樣子,正要再勸,忽覺臉上涼涼濕濕的,不知是什麼東西。他順手在臉上抹了一把,一看就怔住了,哪裡來的水漬?

  還沒等劉桃枝反應過來,忽然一聲霹靂巨響。接着高澄頭頂上又是“咔嚓”一聲響,一個什麼巨大的東西墜落下來。

  高澄也感覺到不妙,盡力地閃身一躲。好在還算及時,一根巨大的幹枯樹幹擦着他肩臂處就墜落在地上。那樹幹似人之大,因為被雷擊中了還渾身冒煙,濃烈的焦胡味彌漫開來。那樹幹上的焦黑處就有火苗冒出來。

  接着嘩啦嘩啦地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來。這麼大的雨,實是罕見,就好像有人捧銅盆在整盆傾倒一般。一盆接着一盆,一會兒都不止歇。

  “雨!大将軍,下雨了!”劉桃枝高興得幾乎手舞足蹈。冬日下傾盆大雨,來得又這麼及時,雨勢還這麼大,這簡直就是如有神助。

  東魏軍士卒沐浴在暴雨中頓時就情緒振奮了,士氣也跟着振奮起來。天令其不死,這是多麼大的心理支撐。

  “天意如此!”高澄立刻就提劍而起,他也精神興奮起來了。此刻被雨澆得如落湯雞一般,但他心裡的陰霾全部一掃而空,他也确信這是天意。

  火全部都被澆滅了。

  西魏軍士卒遇此突變,都忘了自己要做什麼,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情景。

  車騎将軍于謹心裡真是又急又怒。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上天竟然如此眷顧高澄。

  趙貴氣得摘下頭上兜鍪,用力掼在地上,大罵道,“豎子竟得此福佑?!”

  宇文泰不惜傷己身以誘高澄,隻為痛下殺手,誰想到天意突變,他頓時急怒攻心,兇口如被火燒一般。

  然而他并沒有像趙貴一樣任性使氣,用力按着還來不及診療的傷口,這時才覺疼痛難以忍耐。知道大勢已去,隻命令撤出禁谷,便再無言語了。

  西魏軍匆匆收兵而去。

  東魏軍倒緊追不舍。

  兩魏殘兵前後紛紛往谷口而去。

  自東向西方向,禁谷的出口,頹敗的西魏軍沒頭蒼蠅般湧出,誰也不知道該去何處,該行何事。然而倉皇之中谷口大亂起來。

  紛紛急着出谷的西魏士卒不知何故,在谷口擁堵裹足不前。接着就又大亂起來,又是刀兵相接,喊殺陣陣。西魏軍惶惶然急于殺出,又完全沒有了信心。不知道怎麼谷口會有東魏軍在截殺。

  原來剛才在禁谷中,火起混亂的時候,陳元康為了追索宇文泰,一路沖殺而來。那時火勢沖天,禁谷之中大亂不堪,竟然在追擊宇文泰時沒找到宇文泰,反倒自己先沖出谷去。

  陳元康出了禁谷,禁谷外面既沒有宇文泰及西魏軍,也沒有東魏軍,大将軍高澄自然是還沒有殺出來。宇文泰身邊有于謹有趙貴,高澄身邊除了劉桃枝并沒有能當大用的人。

  陳元康正欲返回谷中去尋找高澄,這時狂風大作,驚雷震天,天色突變,傾盆大雨瞬間就如潑一般。這事情發生的突然,天象異常讓人難以置信。又發生得這麼快,讓人難以應變。

  陳元康心頭卻是大喜,跟着他的東魏軍也歡欣不已,士氣頓時被鼓舞起來。能跟着陳元康一路沖殺出來的都是東魏軍中勇士,本來是為了擒獲宇文泰,這時又覺得如得天助,于是陳元康一聲号令,盡皆響應。

  正在東魏軍要再次殺入谷中的時候,垂頭喪氣的西魏軍計敗而出了。因此在谷口又展開了兩魏軍的大戰。這一戰東魏軍如神兵天降,直把西魏軍殺得所剩無己。

  宇文泰在于謹、趙貴等人的護衛中才勉強出了谷,往小關方向而去。

  高澄在谷中看到谷口厮殺,知道必是陳元康,于是裡應外合,也率餘者相擊,與陳元康首尾相應。

  西魏軍敗走,高澄終于出了禁谷。

  陳元康見高澄雖然被大火燒得在衣裳破爛,铠甲受損,面染黑灰,但總算人是無恙的,便與高澄商議下一步對策。

  天象變化,逃脫了滅頂之災的東魏軍雖也人數不多,但這時正是士氣大振。估計侯景率那一大部分士卒應當也在小關之外,于是高澄下令直奔小關,去與侯景彙合。

  高澄心裡是不信任侯景的,但想他總不至于在這時候公然與宇文泰一氣。他還不至于像高仲密一樣,沖動之下就做叛臣。不過依他的狡詐作為,暗中作祟倒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一刻都不能耽擱,以免晚一步就定了成敗。

  陳元康和劉桃枝都與高澄的心思相同。

  想來慕容紹宗在潼關也得到消息了,如果裡内外夾擊,這是殲滅宇文泰的大好機會。

  慕容紹宗的消息不可能來得那麼快,慕容紹宗也不可能那麼快就從潼關趕來。先得到消息的是侯景。

  高澄入了禁谷,後來見濃煙四起,侯景就能猜到裡面情景了。這和他之前猜的也差不多。禁谷幽閉,如果不是為了火攻,宇文泰何必把高澄引入其中?侯景之前遲遲不動作,正是因為心裡覺得高澄會是兇多吉少。

  可是沒想到,上天舉然如此幫着高澄。如此一來,有慕容紹宗在潼關,高澄的勝算應該多些,這時他才不急不慢地集合東魏軍,準備向西魏軍李虎一部叫陣了。

  李虎守在禁谷外是為了接應宇文泰。谷中煙起時知道按預定之計東魏軍已陷入大火。禁谷裡的地勢李虎很清楚,東魏軍斷然沒有逃脫的希望。先是沒想到斥候來報,陳元康已經殺出谷來。

  李虎距離小關近,距離禁谷遠。還未到谷口,突降暴雨,火攻之計全然失敗。這是東魏軍的祥瑞,但對西魏軍來說卻是重大打擊。李虎心裡沉重,正要去接應丞相宇文泰的時候,沒想到一直按兵不動的侯景在這個時候襲來。

  侯景是李虎的手下敗将,原不懼他。隻是這時無心與他交戰,接應丞相宇文泰要緊,侯景卻纏住不放了。

  這時的侯景與之前完全不同。

  李虎出函谷到洛陽時,侯景是剛剛攻下洛陽城的疲敝之師。那時侯景心裡顧慮重重,怕剛剛到手的洛陽城再被奪,那前功便被抹煞。所以并不肯出城與李虎交戰。

  這時李虎急切脫身去救人,西魏軍人心不定。侯景是在衡量了利弊之後心裡已有了決斷,當然使出全力。東魏軍這時反倒人心大定,人人立功心切。因此兩軍一戰之下,李虎竟一時不能取勝,反要落了敗迹。

  這時逃出谷來的宇文泰等人不見李虎和李穆來接應,便往小關而來。正在侯景、李虎大戰,兩魏軍又殺在一處時,宇文泰、于謹、趙貴趕來。

  宇文泰雖然心裡知道侯景此人心思詭詐,以利為先。但還是出乎意料之外地發現,侯景見他殘兵敗将出了谷,更是使盡了全力痛下殺手。與之前幾次暗中幫襯截然不同。

  隻是,之前并沒有危難,此刻卻真到危難之時。

  侯景是假作不知,其實當然知道宇文泰敗出禁谷。看到宇文泰、于謹、趙貴等人行色匆匆,狼狽不堪,滿面塵灰之色,便知道天意注定了要幫東魏。這一大戰,侯景自思之前已是頗有功勞。如果這次一舉滅了宇文泰,他又何必再回邺城聽命于高氏?

  關中沃野能成就宇文泰,難道不能成就于他?

  侯景于飄飄然之間恨不能立刻就全殲西魏殘軍,于陣前就斬殺了宇文泰。

  然而就在侯景貪功急進,妄想來日的時候,事情又起了變化,把他的心思全部澆滅。

  大雨瓢潑,太子元欽在黃河岸邊看着浮橋上源源不斷過河的西魏軍士卒。

  油帔輕軟,但抵擋不住大雨潑灑下來時的巨大力量,已經死死地貼在了元欽身上。而且雨太大了,油帔在這個時候幾乎喪失了作用,元欽還是被淋得像落湯雞一樣。

  雨幕中視物難辨,元欽隻看到毫無遮擋的士卒上岸往遠方而去。一種莫名的沉重在他心頭彌漫開來。并且,距離小關越近他越情怯,不知道該怎麼去見宇文泰。之前等消息的急切心态在這時候完全變成了一種不情不願,可是又放不下,他畢竟是一國之太子。

  就在這個時候,雨勢開始變小,慢慢雨住雲收。

  司空李弼一直看着士卒在大雨中渡江,瑣碎事處理起來甚有條理。并且,李弼沒有把太子抛在一邊,命心腹将軍護衛太子,自己也時時留意。李弼這種沉穩耐心又細心的個性讓元欽很舒服。隻是不知道大司馬獨孤信去哪兒了。

  雨停了一會兒,西魏軍的士卒已經基本都過了江。這一部分西魏軍本來分屬于兩部分。其中之一是原來在大司馬獨孤信麾下奉太子元欽守蒲阪的。另一是太何李弼治下守潼關的。

  元欽中了慕容紹宗之計,迫得獨孤信去救所謂的玉壁之急。獨孤信見玉壁無恙而折返,沒有人馬的損失。所以守蒲阪的一萬人無缺。

  李弼為了救中計到潼關的太子元欽,雖然貿然而出的結果是失了潼關,但人馬也無太多損失。慕容紹宗的目的是奪關口,而不是殲滅士卒。李弼的一萬人算起來至少還有八千。

  雨過去,雲也散了,不一會兒的功夫,太陽竟然也露出來了。元欽身後的黃河格外寬廣而波濤滾滾,豐沛的河水給人莫之能馭的感覺,不免讓人感歎。

  自從柔然皇後郁久闾氏攪起的風波随着她的死而徹底結束之後,皇帝元寶炬已經是完全不問政了。元欽這時雖未繼位,但以太子之身執一國之政已經是實際上的天子。

  雖然他隻是個連天子之名還沒有的傀儡太子,但以一腔熱皿,元欽格外留心軍國大政。尤其這時更感受到國事社稷之運行維艱。

  沒有身正地身臨過這樣決定一國之命脈的大戰,元欽難免心裡不安定。他正擡頭看之際,發現剛才一直不在的大司馬獨孤信居然出現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