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貞觀帝師

第九十二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

貞觀帝師 石肆 3304 2024-01-31 01:12

  夏鴻升此語一出,立刻引得涼亭周圍一片嘩然,一衆學子有的皺眉沉思,有的竊竊私語,卻見李恪愣了一愣,想了想,又朝夏鴻升說道:“哦?那依靜石來看,此句該當何解?”

  “孔夫子既然有教無類,那這句話所表達的定然就不是這種意思。為什麼後人都會理解錯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斷句用的标點符号,導緻記錄的時候沒有斷句,後人不在現場,也很難知道孔聖人當時是如何斷句的。于是就自己加以猜測,結果導緻了斷句的錯誤,從而就導緻了釋義出現了歧義,結果就同孔聖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差了十萬八千裡了。”或許骨子裡就是個**的人,喜歡其他人以自己為中心吧,這會兒夏鴻升找回了自己教育學生的感覺,于是幹脆走出亭子撿了一塊兒石頭來,在地上将這句話寫了出來,然後又對其他人說道:“你們看,倘若從中見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來,就是謝先生教的意思,也是一直以來的說法。可是咱們剛才已經結合分析了孔聖人的思想,已經确定孔夫子是不會表達這種意思的,那要如何斷句,它的意思才能夠跟孔夫子一貫的主張相符合呢?諸位且看,我從這裡給它斷句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一來,此句的意思就變成了:百姓若是可以,就由着他,若是不可以,就讓他知道自己哪裡不可以。也就是說,當執政者認為老百姓的道德、行為符合“道”、“禮”的要求時,就随他去,不要過多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為不符合“道”“禮”的要求,那就要告訴他,引導他,教育他,使他的道德、行為符合“道”、“禮”的要求。這樣解釋,就符合孔聖人一貫的主張了,也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順民應天、開啟民智思想的體現。所以,這樣解釋,才是孔聖人所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聽到夏鴻升的話在,周圍頓時又是一片嘩然,那些學子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夏鴻升在地上寫下的斷句,嘴裡喃喃的叨念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知道并可以遵從道與禮,那就由着他,不要多管;百姓不知道遵從道和禮,那就讓他知道什麼是道和禮,讓他遵守道和禮……所謂教化萬民,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看着他們那一副點癫狂的樣子,夏鴻升心中大感滿足,果然能夠将自己的知識分享給别人也知道,看着他們學會自己所教授的知識,這種内心的富足感是怎麼也無法比拟的啊!

  一衆學子皆向夏鴻升投來了震驚的神色來,李恪則在哪裡擠眉弄眼了老長時間,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來,然後走到了夏鴻升的跟前,朝夏鴻升拜服了一下,然後說道:“靜石兄所言,今日教恪茅塞頓開,頗有一種撥雲見日之感。若不是靜石,恪險些犯下大錯,将錯誤之言奉為真理。靜石,當受恪一拜。”

  對方是王子,夏鴻升也不敢真的就受他一拜,于是自己也往前躬身回了一禮,說道:“為德兄謬贊了,所謂真理越辨越明,你我同窗之間理當相互論解,共辨真理,共同進步。”

  李恪拉着夏鴻升大笑起來,周圍人這會也終于想通,跟着一起笑了起來。

  “夏兄,這……夏兄此解雖然頗有深意,然我等之解皆為先生所授,豈敢有違師道,違背師尊?”這會兒一個少年走了過來,對夏鴻升說道,他這話一出,周圍的那些學子也是一愣,繼而頗有所感的點了點頭。

  夏鴻升沒想到古時候對老師的尊重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明明是錯誤的釋義,竟然就因為不能違背師長,而放着正确的釋義不去接受。這令夏鴻升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後世裡的一個名篇,說的正是這種情況,夏鴻升覺得,有必要讓這些人知道。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的話夏鴻升現下說不出來,但是在中國古時候,有一位文學家也提出了同樣的看法來。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夏鴻升負手而立,目光從周圍的一衆學子身上緩緩掃過,然後朗聲而誦起來。這首《師說》流傳了千百年,韓愈能夠在那個時候寫出這篇《師說》,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将師生之間的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的“師道尊嚴”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種思想是極其進步的。自古以來,青出于藍勝于藍,若是一味的拘泥于師長的說法,思想隻會越來越禁锢,越來越保守,失去創新思想,失去創造能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會因此而垂垂老矣。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苌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夏鴻升緩緩誦念完畢,擡眼看了看周圍的那些學子,他們此刻已然猶如受到了晴天霹靂一般,愣住在了那裡,一動不動了。

  涼亭周圍一片岑寂,那些學子先是被從夏鴻升嘴裡說出來的“大逆不道”的話給驚呆了,然後思緒卻又随着夏鴻升的話語不由自主的深思了起來。師尊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嗎?不,剛才那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足以證明師尊也會有錯誤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必須遵從師尊的話嗎?可若是師尊的話是錯誤的,那我們的遵從是否還有意義了?

  看着周圍的那些學子們一臉糾結的模樣,夏鴻升決定再給他們添一把火來,于是朗聲說道:“師長教授我們知識,提升我們的智慧,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們尊敬師長,所以對師長的話遵從而并不違背,這是千古之理,我們必須也不應該不遵守。可同時我們也要保留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能一味的拘泥于師長。諸位,孔夫子曾是從老子,若是他也一位的拘泥于老子的教導,那還豈會有後來的儒學?韓非子跟随荀子學習,荀子是儒家子弟,若是韓非子一位的拘泥于荀子的教導,豈會又有後來的法家?諸位,我們尊敬師長,可若是師長有了不正确的,錯誤的思想,我們知道了卻不指出,替師長糾正錯誤,陷師長于錯誤而不知的境地,那我們才是真正的不義不孝。若是毫無原則,連那些錯誤的思想也隻是一味遵從的話,那又與指鹿為馬有何區别?!”

  夏鴻升的話猶如一記驚雷一般炸響在一衆學子的耳畔,在場的一衆學子皆是渾身巨震,臉上神色不停變換。

  夏鴻升也不再說話,當頭棒喝之後,該是他們自己去思考理解了。

  良久,卻聽見幽幽的一息長歎,然後就見魏書玉從一衆學子中走了出來,到了夏鴻升跟前,神色複雜的盯着夏鴻升看了起來,夏鴻升面色不改,臉上淡笑,也回望着他。又是許久,魏書玉方才又是一歎,然後後退一步,朝夏鴻升深深的拜服了下去,說的:“古人雲,朝聞道,夕死可矣!聽聞夏兄一席話語,在下猶如醍醐灌頂,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憑夏兄這一席話語,當可為吾師矣!”

  夏鴻升回敬一禮:“書玉兄謬贊了,兄長精研經文,鄭國公乃當世之诤臣大儒,言傳身教,書玉兄太高看小弟了。小弟信口胡言,些許詭辯,兄長若有所得,則幸甚至哉!”

  “呵呵,若你這是信口胡言,那天下儒學者,豈不是……呵呵……”李業诩也倒抽着涼氣搖頭歎道。

  衆人一時間都不再說話,興許是聽聞的夏鴻升的話心有所思,也或許是因為自己同夏鴻升的差距而黯然,總之一時間涼亭周圍不複方才的熱鬧,都各有所思了起來。

  卻不知道,在涼亭的另外一側,兩個老者正并排而立,定定的看着這邊,然後又相視一眼,各自搖搖頭笑了起來。

  “你我一生身在儒林,為人師長,到頭來卻還沒有一個少年郎看的清楚明白,哈哈,若是被旁人知道了,也真算是笑話了。”二人中更老一些的那個收回了目光,搖搖頭笑歎道。

  另外一位老人也笑着點頭撫須,說道:“先前我還不信,這一路看來,卻也不禁驚奇,莫非這山中真有仙人居所?否則此子先後變化怎會如此之大,判若兩人?先前我還道此子年少,心性未定,不知其可。如今,倒是覺得看走眼了,李師,此子若是能一心從文,将來儒林成就必在你我之上啊!可惜,此子心術,在格物一道,想來,日後名望有加,也是一代格物之宗師,卻是與我儒林無緣了。”

  “這些便都是日後的事情了。”更老一些的那位老人捋須笑道:“日後的事情,老夫尚不知能不能等到,也不想去考量。如今眼前之事,老夫卻是對此子方才所說之‘斷句用的标點符号’,甚為好奇。他既為你門生,師古,可否替老夫一問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