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艱難的,不管對于誰來說,成長這個話題總是比較困難,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快速長大,長大之後卻發現煩惱重重,活着都是奢望,更别說,還想獲得更好的東西。
對于蜀王妃和肅王妃二人,朝廷自然會去接待,宗人府那邊會出面安排他們的飲食起居和在京師的一切活動。
藩王進京和家人進京都是要經過宗人府可定的,如今他們既然已經來到了京師,也就意味着之前宗人府對這件事情是知曉的。
後面發生的事情方中愈沒有去關注,至于建文皇帝朱允文知曉這些都不重要,隻要他能夠把後續發生的一切報告上去就行了。
太多的時候,事情發展的,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樣,畢竟每個人所接觸到的,所參與的所關注的都不一樣,他們必須要保證自己不受到影響的同時來獲取最大的信息和利益。
今天天氣很好,方中愈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睡到自然醒了,其實在之前他的生活起居都是非常規律的,畢竟在軍中呆了一段時間,身邊的人也都是那麼的積極,方家的仆役們,如今都非常的謹慎,而且能力超強。
曾經方中愈給過他們機會,讓他們離開方府,做一個自由的大明百姓,而不是在方府為奴為婢。
但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放棄,不說别的方中愈如今的聲勢,還有以後可能擔當的高位,就足以讓他們在這個時候,不離開防腐,所以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其實想起來也非常的簡單,畢竟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可是人活一世不就是想為自己活得更好嗎?
從自己的卧室出來,沿途碰到的方家下人們都向中愈行禮,中愈也瞅瞅,他們,發現一個個精神狀态都非常的不錯,畢竟方中愈并沒有強迫家裡的人做些什麼事,他們如今領的俸祿也非常的高,況且方中玉對于家裡的人還是挺寬容的,所以他們對外的投資也是不影響的。
所以放假的下人們如今在進市裡也是富豪一般的人物。
雖然不可能一擲千金,但相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們,他們過的日子實在是太好了,有的甚至是已置辦了自己的宅院,雖然不能超越朝廷所給予的限制,但是有錢還是能做不少事的,至少買個宅子把家人接過來安度晚年也是可以的。
“少爺,看起來越來越精神了。”
“你這不是廢話嗎?看看咱們少爺如今掌握着多少力量,不說别的,如今陛下有時候都得依靠着少爺做事,你們不覺得嗎?”
“對呀對呀,少爺現在所做的事可以說是全國各地的矚目者,越是了解的深刻的人都對少爺的所作所為有更多的好奇心。”
方中愈經過的地方總是會有人在慢慢的讨論,他們悄悄的說着關于方中愈的話語,說出自己的猜測和證據,畢竟他們生活在方府之中,有些事情知道的比其他人要多,但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确确實實從這裡面獲取了不少他們之前得不到的東西。
方中愈從這些人的身邊走過去之後,心裡想的最多的是,如果當初他沒有來這裡,如果他沒有在那一場戰争中力挽狂瀾,恐怕這一切都不将存在,甚至是整個朝廷的變化都難以像如今這樣發展。
他相信朱棣可能會成為一個好的帝王,甚至是曆史上發生的那些事情依然會再次發生,隻是肯定做不到如今這樣的地步,畢竟顔王朱棣和建文皇帝朱允文是兩個人,他們也是兩種不一樣的人。
有些事情可以是相似,但絕不會相同。
所以這一切都隻能是想象,風中雨,笑着和那些人打招呼,也能從他們心裡感覺到真正的快樂,至少那些人如今是放松的,比他剛來的時候要放松的許多。
這裡面有很多人,早就不是他熟悉的人呢,那些方家的家丁,還有那些家生子們,現在如今都在方家裡各種各樣的力量裡擔任職務,比如說保護他們家的暗衛,又比如說錦衣衛的力量,再比如說還有方家如今參與的各個商業的會社組織。
總之方家裡沒有養着閑人,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方家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雖然這個龐然大物還沒有威脅到其他人的地步。
對于那些奴仆的想法,方中愈并不在乎,或者說他并沒有在那裡面感受到一絲的不妥,反而覺得特别的有趣,這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畢竟他還沒有說非要用奴隸,或者說把别人的自由剝奪,然後踐踏别人的尊嚴,這樣的習慣。
方府如今也在慢慢的擴大,之前的小院子如今也變大了。
這條街道上其實并沒有多少的官宦人家,畢竟當初方孝儒隻是因為帝師的身份才能在這裡居住,如今方中愈掌控着太多太多的力量,所以擴建宅子這一件事情朝廷并沒有誰說,當然禦史們還是上折子批判了一番。
可是在建文皇帝朱允文眼裡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沒有人會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的幹涉方中愈也沒有覺得這件事情有什麼不妥,如今家裡的人越來越多,他現在住一個好宅子,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
況且對于周邊把宅子劃進來的時候,他也給了很大一筆賠償金。
離開這裡的百姓并沒有因為離開這裡而傷心,反而拿着到手的銀子去辦更多的事情,不管他們是去遠處置辦宅第還是土地還是做生意,方中愈,覺得都是一件好事,畢竟他沒有仗着自己的特權把這些事情完完全全改變。
方中愈早早的去拜見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
還陪着他們說了一會兒話,畢竟現在他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自己的母親,如今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當然空閑的時間也越多。
這個道理非常的簡單,能夠把控大局自然不需要事事親為。
從他的角度上來說,他希望自己能夠掌控很多的事情,但絕不需要自己把每一件事情都要親自去做一遍,手下的人有很多人願意承擔這樣的事。
這幾年來方中愈已經相當的成熟了,在官場上行事該親近的時候親近,該疏遠的時候疏遠,該表達自己直接的意思就表達這些意思,該應用權謀的時候也會運用權謀,這就是他這幾年的成長。
好幾年的時候她還很是稚嫩,如今卻能夠在整個朝廷之中中如魚得水。
不知不覺之間方中愈的影響力已經觀察了,大明所有的事情之中,隻要是百姓們能夠知道的事情,基本上都逃脫不了對方中意的讨論,他們深刻的知曉朝廷和陛下如今深受着方中愈的影響,隻不過是程度深淺罷了。
有些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的緊迫,或者是嚴肅或者說跟方忠宇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但是隻要稍微清楚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房東與那些事情是不會變成那樣的,所以最終還是會回到方中愈那裡。
朝廷想要做的事情還很遠大,各個部門的配合還在不斷的磨合之中,這幾年他們不斷的培養新的人才,用新的方式挑選可以進入部門任用的人才。
所以各自部門的業務發展的還是挺快的,甚至是可以說老一輩的人可以将經驗傳授給新一輩的人,新一代的人又能不斷的做創新,這一代的創新就可以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東西,朝廷現在所要做的就是這些。
但是他們并沒有忘記曾經他們選拔人才所用的方式,那就是恩科。
八股取士如今并沒有被淘汰,隻不過成為了一種思想宣傳的方式。
不是沒有人,還在研究四書五經大學,中庸甚至是裡面各種各樣的理論知識。
當然,這些隻是他們成長起來的一部分,有人曾經向建文皇帝朱允文提議恢複恩科,畢竟狀元郎還是很稀少的。
還是需要一個靶子來向大家号召朝廷做這樣的事情是有效果的,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還是要踏踏實實讀書,勤勤懇懇做事的,但是如今各行各業盡現出來的現象,讓那些大臣們坐不住了,他們認為如今這種方式會讓大家更多的向财富看齊。
社會會更加的浮躁,百姓們會因為追逐财富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朝廷的律法越來越完善,可人性這件事情誰也不想去挑戰。
這些聲音最終都淹沒在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聲音之中,隻要他稍微傳遞一點心情出去,就再也沒有人提過這件事了,因為對于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隻有保住大明江山,隻有讓大明江山更加的強大,這一切都不再重要那些都隻是方式,如今的文臣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想要反駁一些,可是當大明南洲成為了大明國土的一部分之後,他們都知道,除非皇帝犯的更重大的錯誤,或者說出現了一些連皇帝都沒有辦法掌控的事情,否則如今他們都隻能聽從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道理非常的簡單,開疆拓土之功勞,不是人人都可以有的,不是每一個皇帝都能做到這一步的,見皇帝朱允文登基五年之後就獲得那如此大的飛地,除了天命之子,其他人沒有辦法去獲得。
深深研究儒家文化的,他們心裡自然清楚拼命感應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可是既然他們曾經這樣宣傳,自然也要把這個事情完完全全的圈養下去,否則就是打自己的臉,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就是天命之子,這一點沒有人去反駁,就算是反駁也不會拿到明面上來說,他們隻能依照這個原因不斷的宣傳,不斷的讓百姓們知曉這件事情。
大明南洲又有新的消息傳回來。
朝廷的探索隊在那上面發現了土著居民,甚至是與他們有過交流,當然沖突也是必不可免的,畢竟朝觐的探索隊在不斷的擴大探索區域,甚至是不斷的将占領的區域擴大,這也就影響了那些原著居民的生活,有人願意坦率的溝通,雖然他們也保持着警惕,但有些人卻都是說都不說,直接與他們爆發了流皿沖突。
雙方各有傷亡,畢竟他們的力量還不是太大,所以先遣隊們如今也隻是保持着手勢,當然利用這更強大的攻加技術,如今不斷的在那上面蠶食着對方的土地,如今他們的堡壘越來越紮實,整個防線越來越寬廣,甚至是已經在上面發現一些東西,可以補給他們。
建文皇帝朱允文将這些消息傳遞給諸位大臣的時候,他們都非常的驚訝,或者在他們眼裡從來沒有想過大明南洲如今居然是這樣一個地方,不僅給他們帶來了國土上的擴大,還有資源,甚至是如今隐隐約約有一些帶來人口擴張的意思。
沒有人明說,但是在他們的心裡,除了中華之外,其它都是蠻夷,如今大明南洲,雖然有原著居民存在,但隻要對抗天軍,他們自然是有借口去做事情的。
對于建文皇帝朱允文,冊封兩位王爺去大明南洲的呼聲,如今漸漸的減弱了,沒有人反對,那些大臣們也一改之前的想法。
“陛下,既然您之前已經決定,現如今兩位王爺也都在做着準備,朝廷要是想要盡快的收服大明南洲的話,就必須要有更加充足的準備,臣建義立刻在全國各地号召百姓們前往大明南洲,甚至是強力清洗,他們過去在那裡繁衍生息,以幫助我大大明千秋萬代。”
“大明南洲的治理還需要時間,這麼早遷移百姓過去的話恐怕沒有人願意,更何況路途如此之遙遠,要是他們還沒有到達大明南洲,都已經損失殆盡,這對于國民來說恐怕難以交代。還請陛下和周圍大人三思。”
“陛下這件事情還要慎重的考慮,畢竟大明南洲如今具體的情況咱們都不太清楚,這一封信送過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局勢到底是怎麼樣的?朝廷沒有一些确切的東西,還是再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