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雖然隻是靈感爆發的突然湧現,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卻在他的腦海中愈發的清晰了起來,閉上眼朱由校似乎就能感受到那個無比宏偉壯闊的偉大城市,浮現在他的眼前。
一幕幕的景象映入了腦海之中。他所看見的所期望建立的的不僅僅是一座城池,而是兩座龐大的建築群。
其中之一就位于如今他所在的廣州城,但是城中的樣貌卻大有不同了。沒有了老舊的幾乎随時都會坍塌的城牆,四周雜亂不堪的坊市,和無數在在海中破敗還沒來得及收拾清理的廢墟。
取而代之的是整潔寬敞的街道,四通八達的馬路,以及道路兩旁密密麻麻堆砌在周圍,風格迥異的各式建築。
甚至還有一座寬敞的站台,遠遠望去能看到上面冒着蒸汽從遠處駛來的火車,能看到在車站裡在月台上,衣着各異長幼不同的等車人群,甚至仿佛能看到了他們面目中那種幸福驕傲的神情。
而另外的建築群雖然分部的十分松散,但是占地的面積壯闊的場景卻一點也不比之前的小。
從廣州港的岸邊,也就是如今安置營所在的位置,沿着海岸線一直到澳門、香港,整個區域連成了一片,依托着這三個巨大的港口,周圍星羅密布的建立起了無數的工業,農業和軍事設施,把這些分布松散但是功能緊密的設施和建築緊緊的連接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香港和澳門,如果從地圖上看,就像是一對鉗子把廣州港護衛在其中,而這兩個港口的作用也恰巧如此。
兩座港口都是軍港,隻不過職責和功能不同大小也略有區别而已,其中香港負責遠洋的船隻和艦隊的停靠和駐紮,澳門港口則停留着相對船隻較小但是數量衆多的近海艦隊。
港口中停泊着的無數戰艦,雖然朱由校一個都叫不上名字,但是他知道,這些戰艦都會是今後大明帝國稱雄海外,弘揚國威的神兵利器。
而廣州港,則變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商業巨港,來到這裡的客商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停泊着無數懸挂着各種旗幟的商船,而這其中唯有船頭挂着代表着大明帝國的日月旗幟的船隊,才會停靠在港口最好的位置,這也突出了大明帝國獨一無二的地位。
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整個港口都是忙碌的,幾座沖天而起的巨大吊車就聳立在碼頭的上方,不停的吊運着各類的貨物。
港口四周林立着各式各樣的酒家客棧,青樓畫舫,數不勝數,卻沒有一日熄過燈火。
而無論是哪一個區域,都無法忽視那一棟棟高大的糧倉,和幾乎随處可見的挂着“興發銀行”匾額的鋪子。
腦海中的這幅情景才是朱由校所希望看到的廣州城,是他希望自己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而要如願以償的建立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
所離不開的就是人力和資金,而人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各行各業的人才,是來自全世界不分種族,不分膚色的行業精英,建設這樣一座城市離不開他們的幫助,而包容吸納則是容納人才的最好方式。
而最快積累财富和資金的,就莫過于海商貿易了,建立起一座包容開放城市,才能夠吸引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來此貿易。
作為一個穿越者的朱由校,明白他所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思想和民族,相互融合交融碰撞的時代,是一個交流貿易,殖民征服的時代。
身處在這個時代的他必須要去秉持着開放的心态,去接受并且融入其中,才能更好的發展,才能不落人後,如果固步自封隻會是自取滅亡。
既然不能夠逆流而上,就隻能順勢而為,這也是為什麼朱由校會突然轉變态度支持并且歡迎移民的原因。
但這一切此時的徐光啟并不清楚,而朱由校也并沒有把心中所想對他和盤托出,并非是不信任,而是因為他自身的年紀讓他無法說服這些身邊的人,去相信他這個幾乎天方夜譚的暢想。
“徐先生不必擔心,明日叫曲總管派人在城北在建立一個臨時的安置點,用來安置這些歸化的洋人,不會讓他們貿然進城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引起騷亂的。”
說完這句朱由校趕緊夾了兩口菜,吃進了肚子,可是給他餓壞了。
“到時再請些精通洋文的教習,讓他們教這些洋人漢語,學會的經過考核的才能歸化到我朝,和尋常百姓一樣進入城内生活,否則他們不能離開安置營。”
“無論是國人還是洋人,都是有聰明和蠢笨的,而且聰明的人往往是少數,等那些少數人學會了漢語,起碼也要三五個月,到時候官府多家宣傳百姓們也不會對洋人有太大的誤解。”
“等小部分聰明的融入了城中,再過幾個月等那些蠢笨的學會了,倒是百姓們也都會對金發碧眼的洋人見怪不怪。”
“對了徐先生應該認識不少精通洋文的教習啊,不如到時候你來推薦幾個?”
趁着徐光啟思考的時候,朱由校又繼續的對着飯菜努力,希望徐光啟能多想一會兒,好讓他把飯吃完。
“殿下教習的事情下關可以去請,但是這件事還請您三思而後行啊,畢竟此舉古今未有啊!”徐光啟帶着不情願應承下了這個差事。
“嗝!”打了個嗝的朱由校一邊拍了拍自己的兇口,一邊對徐光啟揮着手反問道。
“無妨無妨,現如今日新月異,前所未有的事情多了,這不算什麼,而且雖然從來沒有過此類的舉措,但朝堂上也從沒有過明文禁止不是嗎?”
徐光啟想了一下,還真是,雖然朝堂上許多的官員都覺得洋人是蠻夷,不同禮儀與其交往是有損斯文,但這也隻是衆人心照不宣的看法。
并沒有人真正提議過任何不準洋人歸化的章程啊!隻要不被禁止的就可以去做,這類事情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不會變的,所以徐光啟也一時沒有了反駁的借口。
而且他也看到了朱由校狼吞虎咽的吃相,知道因為自己影響了王爺的用膳,甚至還差點噎到朱由校,所以雖然他心中不是十分贊同覺得這其中有着不少的隐患,但還是沒繼續說什麼,告辭離開了,算是暫時放過了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