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我本三國一路人

第八十四回走走停停

我本三國一路人 水瓶座·傑 3304 2024-01-31 01:13

  陸仁與甄家之間的這場事很難解決嗎?

  其實真心的一點都不難。這一類的事情,其解決的關鍵往往僅僅是在與其中一的方能不能抛下面子、放低姿态。而陸仁在這件事中占據着絕對的主動權,加上心中有底,所以要放下面子去求人的一方不會是陸仁,隻能是甄家一方。

  甄氏一族想去夷州休養生息,陸仁又何嘗不是在打着甄氏一族的主意?眼見着甄堯苦着臉、拉下了面子來求自己,陸仁也樂得順着這個台階下。反正對陸仁來說,你們甄氏一族的姿态别那麼高、别那麼傲就行。而在好些年後,甄堯在提及此事的時候,在慶幸自己這次能作出正确的選擇而使得甄氏一族日漸興旺的同時,也忍不住用帶着幾分戲谑之意的語氣道:

  “人嘛,該不要臉的時候,還是别去要臉的好。”

  閑話少說,甄氏一族在這裡的也就三百來号人,以陸仁船隊船隻的運載能力,真要塞的話一艘船就能全都裝下來。總之,把這些人都接上了船、安排好了艙房之後,陸仁就辭别的大有依依不舍之意的劉琦,率領船隊離開了江夏。而在臨走之前,陸仁請劉琦幫忙留意一些事情,劉琦當然是滿口的答應了下來。

  這次的出航陸仁就沒再去柴桑,而是直接順流直下,一直到了海昌的時候才在海昌稍稍的停留了一下,主要的目的也僅僅是和陸遜打個招呼而已。

  可能有人會說陸仁為什麼不把陸遜給弄到夷州去?陸仁不是不想,而是以當時的時局,陸遜出仕在孫權的麾下也有些迫不得已。孫權需要得到江東本土豪族的支持,反過來江東豪族如果不是想與孫權之間徹底的鬧翻臉的話,對孫權當然也要有所表示。

  而且孫權在接上孫策的位子之後,一改孫策時代那種“不支持就殺”的作風,對江東本土豪族的示好、拉攏等等的事情做得很到位,換言之孫權就是開始實行孫氏集團内部成員的江東化,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孫氏集團被江東豪族給“被融合”。反正孫權在意的隻是孫氏集團姓不姓孫、自己是不是這個集團的掌權人,對集團内部成員的主體構成是淮西軍團、是流亡北士。再或者是江東豪族之類卻并不是很在意。

  不過如此一來,當初的那些江東豪族到是開始慢慢的接受孫氏集團,像“吳之四姓”中就已經有不少人正式出仕在孫權的麾下,一方面借此來提升自身家族的政治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孫權表示支持。而在這種趨勢之下,陸氏宗族自然也要跟随大流走向,不然慢慢的隻會被其他的江東豪族視為另類,然後再加以排擠。

  陸氏宗族眼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然是陸仁,但陸仁有自己的打算。當然不會去出仕在孫權的麾下,那麼這個差事就隻能落在了陸遜的身上。本來這個事應該是交給正牌家主陸績來做的,但陸績直到現在的建安八年都還沒有正式着冠,就隻有讓可憐的陸遜頂上去了。話又說回來,建安八年的時候,陸遜也才二十四歲而已。

  陸仁對這個事除了無奈之外也沒别的什麼辦法。混了這麼些年,陸仁深知這個時代的宗族觀念的可怕。而吳郡陸氏雖然有一部份人遷居到了夷州,但宗族主體卻仍在吳郡。陸仁在吳郡陸氏又不是正牌的家主,說得難聽點陸仁在吳郡陸氏就像是一個挂着名的宗族長老,根本就沒什麼話語權可言。所以就算是想讓吳郡陸氏都遷居去夷州也沒啥人會聽他的。

  再說這種事可牽扯到了祖宗的鄉土基業,這對一個宗族來說可是頭等大事,因此即便是陸仁、陸遜、陸績三個人一起下令遷居,也可以想見得到會有多少人持反對的态度。既然如此,陸仁自然不會吃飽了沒事的去犯這種衆怒,反正吳郡陸氏在差不多的時候就能向夷州那邊輸出一些人口也就行了。而且有吳郡陸氏在吳地當夷州産品的直銷集團,好處終歸還是有的。

  陸仁與陸遜隻是匆匆的見了一面就啟航出發,畢竟眼下在陸遜這裡也沒什麼事情要做。不過陸遜有和陸仁商量着,意思是讓陸仁順路經過吳郡老家的停留的時候,順便去做一做陸績的思想工作。也就是讓陸績好歹也在孫權的麾下出個仕、當個幾年的官,向孫權作出個表示之後再辭官回家去當他的學者。

  說起來陸績這小子一直都對出仕當官之類的事情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詩辭歌賦與學術研究,而在曆史上他的幾部著作到也小有名氣。這樣的一号人要他去當官。并且在官場上混迹一番,确實是有些難為了他。但是陸仁和陸遜都考慮到了現在江東的大勢走向,陸績作為吳郡陸氏的正牌家主,在孫權的麾下混個幾年的官場的确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所以陸仁也隻能答應下來。

  話多且煩,船隊在從海昌離岸之後。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吳郡。而陸仁就算是沒接受陸遜那個去給陸績作思想工作的請求,船隊本身也要在吳郡的陸氏碼頭這裡倒騰一些貨物以及進行前往夷州的相應補給,所以船隊就暫時停靠在了吳郡。

  瑣碎之事用不着陸仁親自去處理,到是甄氏一族這些北方人在這數日的舟船旅程之中有不少人很不适應,暈船嘔吐的事已是屢見不鮮,正好這幾天讓他們在陸地上緩緩勁。不過陸仁早在最初幫糜氏一族遷居夷州的時候就有考慮到這方面的事,而且幾年下來夷州小城一直在不停的把戰亂地區的流居往夷州搬,所以暈船藥這種東西一向準備得很充足。甄氏一族的人雖然不習慣這種長時間的舟船之旅,但好歹也沒誰出什麼大問題。

  陸仁去找陸績作思想工作的事沒啥可說的,反正相應的說辭翻來複去就那麼幾套,陸績又不是什麼笨人,自然知道這裡面的輕重。而相比之下,值得一提的反到是甄堯和甄家老太太在下船散步緩一緩勁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吳郡陸氏現在的繁盛興旺,心裡面酸溜溜的很不是個滋味,但同時又對自家宗族在抵達夷州之後的前途充滿了希望。

  吳郡陸氏現在很興旺嗎?答案是肯定的。吳郡陸氏當初雖然在孫策席卷江東的時候陷入了莫大的危機之中,但那時的孫策總歸還有着一些顧忌之心,對陸氏宗族并沒有下過什麼狠手,所以陸氏宗族在那個時期雖然局面相當的危險,但因為沒有和孫策起過什麼正面沖突的緣故,宗族本身并沒有被傷及元氣。接下來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為求穩固政權,更加不會輕易的去動江東豪族,就使得本已處在危崖邊上的陸氏宗族大大的松了口氣。

  而另一方面,早在建安三年的時候,陸仁與糜貞聯手打通了徐州、吳郡、夷州的航道,那時的夷州雖然是才剛剛起步還弄不出什麼油水,但糜氏在徐州還有着相當的實力,自然會與吳郡陸氏聯手,兩家之間形成一個商貿往來的關系。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起,吳郡陸氏由于陸康之死而受到打擊的宗族經濟實力便已經開始漸漸的恢複。

  接下來糜氏一族雖然丢掉了徐州那頭的地盤,但夷州小城卻已經初步的發展了起來,故此許多夷州小城那裡的特産,仍然給吳郡陸氏帶來了較為可觀的收益。以建安五年的年末為分界點的話,吳郡陸氏就已經做了兩年左右的生意,自身的經濟實力已經很出色了。

  再到建安六年的時候,陸仁帶着雪莉跑去了夷州,着實的花了些心思和時間來強化夷州小城的産業系統,吳郡陸氏自然就成了第一受益者,畢竟那個時候陸仁還沒去荊州,沒能打通與荊州之間的商貿聯系,夷州小城出産的東西當然是先往吳郡陸氏那裡運。

  這麼說吧,到建安八年的時候,吳郡陸氏已經跑了四年多快五年的商,前前後後所獲得的收益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一個宗族有了大把的錢,想不興旺起來都難!再由于陸氏宗族的收宗收益基本上全都是來自于航運,因此他們對自家的碼頭格外的重視,近一年來可花足了氣力在宗族的碼頭建設上。單就現時點而言,陸氏宗族的碼頭已經完全可以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小型港口,其軟硬設施甚至比起襄陽那邊的碼頭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樣的一個地方,在陸仁的船隊靠岸倒貨的時候,自然是熱鬧非常。反觀甄氏宗族眼下就這麼三百來号人,看到别人宗族的動靜這麼大、這麼熱熱鬧鬧的,心裡會不犯酸那才怪了!用現代的詞彙來形容,那可真是滿滿的羨慕嫉妒恨。

  但是甄堯手上有甄氏姐妹的信,裡面告訴了甄堯夷州小城現在正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甄氏宗族如果能及早的趕到夷州,那麼就意味着甄氏宗族能夠搶到先機,越早趕到就能夠越早的分到大蛋糕。而現在陸氏宗族的熱鬧情形,又仿佛是在證實着甄氏姐妹在信中所言非虛,故此甄堯才會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對自家宗族的前景又充滿了希望……(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